|
7月17日,2025年福建省青少年勞動技能大賽暨2024-2025AILD全國青少年勞動技能大賽(福建賽區(qū))選拔賽順利收官。此次比賽由全國青少年勞動技能與智能設計大賽組委會主辦,福建省科技館、福建省自動化學會、福建省教育學會承辦,福州市青少年創(chuàng)新學院與福建省福州高級中學協(xié)辦。17日下午,2025年福建省青少年勞動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福州高級中學力禮堂舉行。福建省科協(xié)黨組成員、一級巡視員林學理,福建省自動化學會會長鄭松,福建省教育學會副會長朱敏,福州教育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方穎,福建省科協(xié)科普部部長吳良軍,福建省科技館館長楊勇,福建省科技館副館長邱峰,福州大學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學院教授張立偉,福州高級中學副校長陳增出席活動。
全國青少年勞動技能與智能設計大賽(簡稱AILD)由中國自動化學會主辦,2022年,AILD大賽進入由教育部辦公廳發(fā)布的《2022—2025學年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名單》,成為教育部白名單賽事之一,旨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要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動青少年勞動和科技教育高質量發(fā)展,培養(yǎng)青少年的家國情懷、多元思維、勞動技能、創(chuàng)新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
本次勞動技能大賽共有123支隊伍參賽,分小學組、初中組、高中組,其中挑戰(zhàn)A綠水青山(無碳小車)50支隊伍,挑戰(zhàn)B負重致遠(創(chuàng)意結構)55支隊伍,挑戰(zhàn)C點石成金(智能農場)5支隊伍,G周游列國(絲路AI機器人)13支隊伍,共303名學生參加。本次大賽共有30支隊伍獲一等獎,29支隊伍獲二等獎,27支隊伍獲三等獎。
在今年的“綠水青山”項目挑戰(zhàn)現場,來自小初高不同學段的選手們再度齊聚。他們運用桐木條、木輪、軸承、線繩等簡易材料,開啟了一場“無碳小車”的創(chuàng)意搭建之旅。隨著比賽開始,一輛輛凝聚著選手們智慧與汗水的無碳小車,在重錘的牽引下,沿著賽道快速前行,巧妙地越過減速帶,向著終點全力沖刺,它們的精彩表現也引發(fā)現場觀眾的陣陣驚嘆。
在“負重致遠”項目中,選手們全神貫注,氣氛緊張而熱烈。他們充分調動所學的物理、數學知識,以桐木條、膠水等材料為“武器”,開啟創(chuàng)意結構搭建之旅。選手們反復測量、精心拼接每一根木條,不斷調整結構設計,只為打造出最完美的承重方案。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充分展現出了堅韌不拔、精益求精的精神,力求用最精巧的木質結構承載起最大的重量。
“點石成金”賽場上,選手們正全神貫注地投入到這場科技與農業(yè)的奇妙融合中。他們需在虛實結合的場景下,運用自備的主控板、傳感器等器材,搭建包含數據監(jiān)測、智能澆灌、智能補光系統(tǒng)的智能農業(yè)硬件作品。隨著隨機抽取的任務公布,選手們更是沉著應對,充分展現出對物聯(lián)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在農業(yè)中應用的深刻理解。
“周游列國”項目里,選手們全神貫注地操控著絲路AI機器人。只見機器人從基地出發(fā),精準駛向“東方瓷器”模型,穩(wěn)穩(wěn)托起瓷器脫離模型,接著載著瓷器返回基地,又奔赴“西方紅酒”模型,將紅酒帶回并放入交換框,一系列動作流暢連貫。期間,機器人自主往返,盡量減少重啟次數以爭取額外獎勵分,精彩表現贏得現場陣陣喝彩。
典禮上,福州大學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學院教授張立偉代表裁判委員會對大賽進行總結點評。他指出,本屆大賽中,各學段選手在智能無碳小車制作、智能農場搭建、絲路AI機器人操控等項目中展現出扎實的技術功底,無論是無碳小車的精準設計、智能農場的高效運作,還是機器人對絲路任務的順利完成,都體現了技術上的顯著進步。更值得肯定的是,選手們在團隊協(xié)作中配合默契,在面對突發(fā)問題時能運用創(chuàng)新思維積極解決,充分彰顯了當代青少年的綜合素質。張教授鼓勵選手們將此次賽事的經歷化為動力,在未來的學習與生活中持續(xù)探索、不斷成長,收獲更多知識與能力。
本次大賽不僅是青少年勞動技能與智能設計能力的比拼舞臺,更讓 “自主、協(xié)同、探究、實踐、創(chuàng)新” 的理念深植人心。選手們用汗水與智慧詮釋了新時代青少年的風采。愿這份對科技的熱愛與對勞動的熱忱,伴隨他們在成長之路上不斷探索,書寫更多精彩篇章。